木雕真神奇!你见过这么好玩的青蛙么?
说到木雕,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世间万物即可取材,在雕刻师的手下,木头能够将我们认为最为普通的生物雕琢的活灵活现,让人们感受到小生物的可爱,又忘记了木头的枯燥,我们欣赏到的是艺术的魅力,是木头重新获得的艺术生命。
木雕界有一位独爱青蛙的大师—柯愈勄,在他的手下,荷叶、莲蓬、青蛙那么和谐地融为一体,让我们看到了枯萎卷曲的荷叶的美感,青蛙变的渺小,但又觉得可爱至极。
一定是热爱自然,愿意与自然接近的大师才能将莲藕、莲蓬与青蛙的共存雕刻的如此生动,让观者既能感受自然与生物的和谐之美,又
鬼斧神工--木雕手工雕刻技法
雕刻作品之所以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就在于雕刻者的刀工,刀工的好坏也表现了木雕的价值。刀法也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譬如平刀块面法、圆刀雕琢法等等。
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
平刀块面法: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平刀块面法可以结合一些圆刀贯穿于雕刻的全部过程以形成最后的艺术效果,也可以
木雕作品欣赏 圆浮雕篇
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
【传统工艺】黄杨木雕介绍及作品赏析
东阳木雕是因产地而得名,而黄杨木雕则是因用黄杨木作雕刻用材而得名。素有“千年矮”之称的黄杨木生长缓慢,适宜雕刻小型陈设品。最早的黄杨木雕是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的,供人们案头欣赏。但发展到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经过发展,黄杨木雕秉承传统,在保持原有创作风格和神韵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推陈出新,已由“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群雕”,由普通“圆雕”发展到“劈雕”、“根雕”,技艺更趋精湛,作品更臻完美。在创作内容上,黄杨木雕的
百件木雕(竹编)大师作品——王笃纯作品《水乡即景》
黄杨木雕
41×8×18cm 1988年作
RMB: 85,000
作者简介:
王笃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乐清人。1932年10月生于木雕世家,从艺60多年。1988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1997年集体首创国内最大型黄杨木拼雕群像《小刀会》,作品被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收藏并展出。1998年《乡音》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作品被乐清市文物馆收藏;2000年的《高原之歌》获杭州西博会金奖。2000年